首页>检索页>当前

湖南城市学院:捡垃圾也能获得学分

发布时间:2025-05-06 作者:文彦波 李谌涵 阳锡叶 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

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通讯员 文彦波 李谌涵 记者 阳锡叶)捡垃圾、扫地、擦窗户……近日,在湖南城市学院的校园里,参与校园环境卫生清洁的学生越来越多,参与晚了还很难找到劳动地点。该校启动劳动教育必修课程,只要完成一定时长的公益劳动就可以拿到学分。

近年来,湖南城市学院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,以“五五三”劳动教育模式为引领,为学生全面发展指引方向。

何为“五五三”模式?即坚持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、文明养成教育、专业教育、社会实践、双创教育“五结合”,从劳动观念、劳动知识、劳动实践、劳动技能、创造性劳动实践“五维度”构建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,同时通过“双主体”评价(教师、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)、“双度”评价(劳动素养达成度和劳动表现满意度)、“双域”评价(学校和居家表现),实现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全面、科学评价。
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,构建起一套科学、全面、有效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,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,在评价中进步。”该校学生工作部部长余洪介绍,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劳动教育的局限,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。

特别是在专业教育中,学校结合不同专业特点,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劳动实践活动,让学生提升专业劳动技能;在双创教育中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,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劳动能力。

为确保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,湖南城市学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,明确劳动教育在各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的地位,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顶层设计。在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上,该校构建了“通识教育必修课+专业实践必修课+综合实践必修课+劳动教育特色选修课”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群,涵盖劳动价值观教育、劳动知识学习、劳动技能训练等丰富内容。

“自入校以来,每周四下午,我都会参加学校的劳动实践课,拔草、打扫卫生……劳动强度虽然不大,却让我们在劳动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。”湖南城市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董振昊表示,学校的劳动实践课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、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。

毕业后,董振昊来到新疆,用奋斗谱写青春的赞歌,并获评“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”“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典型人物”。

“众多校友的卓越事迹,无一不是学校劳动教育成果的生动展现。”该校副校长孙倩说。未来,湖南城市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评价改革,不断优化“五五三”模式,持续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。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关阅读

最新发布
热门标签
点击排行
热点推荐
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